丑時又稱雞鳴,指淩晨1時到3時。雞鳴之時,天色即將由暗轉明,自然界陰氣漸衰,陽氣初生。
中醫認為,丑時足厥陰肝經當值。此時人體經氣流注於肝經,「充實肝體」(給肝臟增補能源),「涵蓄肝用」(讓肝臟更好地發揮作用),正是養肝的好時機。
肝的功能主要包括主疏泄和主藏血兩個方面。
肝主疏泄
包括調暢氣機,促進全身氣血水液運行,促進脾胃消化,分泌膽汁和調暢情志等作用。氣機指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人體各臟腑組織的正常生理活動和新陳代謝要靠氣的不斷升降出入運動來完成。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正常,氣血水液運行通暢。
肝主藏血
是指肝具有貯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肝血充足則各臟腑組織得以滋養,從而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維持人體的各項機能。
日常養肝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丑時熟睡,保證肝血充足。
肝血能夠充養肝體,肝體得到充養,肝的疏泄等功能才能正常發揮。《黃帝內經》指出,「人臥血歸於肝」,充養肝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睡眠,特別是要在丑時保持熟睡狀態。
在丑時易醒或者無法入眠者,可以盤腿靜坐片刻,然後叩齒至滿口津液,用舌頭在口腔及牙間攪動5~8下,分3次將津液咽下。此法有滋水涵木、調神助眠之效。
第二步:順應「肝性」,避免胡思亂想。
肝為「將軍之官」,是一個既「耿直」又「高傲」的內臟,身體的鬱、滯、塞等不條達的狀態都可能使它受到傷害。順著肝的「性子」,保持積極、樂觀、溫和、從容,避免憂思多慮、煩躁暴怒,特別是避免在夜間胡思亂想,對呵護肝臟非常有益。
容易出現不良情緒的人,建議平時多按揉太沖穴(位於足背,第一蹠骨與第二蹠骨間,蹠骨接合部前方凹陷處),可起到疏肝解鬱、調理氣血的作用。
第三步:「不妄作勞」,避免肝氣損耗。
「不妄作勞」即不要過度勞累或過度消耗體力。《黃帝內經》認為,肝為「罷極之本」,超負荷勞作、精神過度疲憊等「過用」行為也會傷肝。日常養生,除了不宜熬夜,大家還要注意不宜過度勞作、劇烈運動、過度用腦等。
以腦力勞動為主或者工作強度大的人,可以取枸杞5克、龍眼肉5克、麥芽3克,泡水代茶飲用。此茶有養肝疏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