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穴 中西醫結合治鼻炎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傳統醫學科) 張鵬
    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秋冬季節,反覆發作的鼻炎讓患者苦不堪言。鼻炎屬中醫「鼻鼽」範疇,多由肺、脾、腎三臟虛損,加之風寒、風熱邪氣犯肺,導致肺失宣降,鼻竅不暢。本病可分為肺寒飲犯、肺衛不固、脾氣虧虛、腎陽不足、鬱熱薰蒸5 個常見證型。根據不同證型,準確遣方用藥,可獲得較好療效。此外,針灸治療鼻炎也有較好效果。
    針刺治療鼻炎,通常選用毫針刺法,常用穴位包括頭部的百會穴、上星穴、風池穴,鼻周的印堂穴、迎香穴,手臂的合谷穴、列缺穴,以及下肢的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對於以流大量清涕為主要症狀的陽虛患者,採用溫和灸、迴旋灸、雀啄灸等方式對腧穴進行艾灸,也可獲得較好療效。
    治療鼻炎,除了針刺腧穴的傳統方法,還有一個「獨針妙招」針刺蝶齶神經節(「新吾穴」)。此方法是由北京同仁醫院原耳鼻喉研究所李新吾教授提出,以長針刺激位於面頰深部的蝶齶神經節,從而治療鼻病的獨特針刺法。
    蝶齶神經節位於翼齶窩中,包含副交感和交感神經纖維,前者興奮能引起流涕、鼻塞、流淚等症狀;後者興奮則能減少流涕,改善鼻通氣。研究發現,針刺蝶齶神經節可以興奮交感神經,抑制副交感神經的過度興奮,從而達到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效果。有趣之處在於,此方法原本是基於西醫解剖學和神經學理論, 針對副交感神經的過度興奮而創立的治療方法,但後續研究發現,針刺蝶齶神經節後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獲得了提高,這一機制與中醫學的陰陽平衡理念相合, 即「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此外,針刺蝶齶神經節的入針位置與足陽明胃經的下關穴幾乎重合,而下關穴是針灸治療鼻炎的重要穴位。
    值得一提的是,針刺蝶齶神經節由於僅用一針刺一穴,在1~2 分鐘內即可完成全部操作,所以也適合兒童鼻炎患者。此方法對於伴有腺樣體肥大的鼻炎患兒療效顯著。

分享貼文

中國醫藥導報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AM08:30-PM18:00
聯絡電話
02-25676228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1號5樓之1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