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子宮內膜癌 你需要知道這些

 有以下幾種情況的女性,要警惕罹患子宮內膜癌:

1.生育年齡女性長期無排卵,缺少孕激素的對抗,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癌。
 如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平時月經週期延長到4560天,甚至90天以上,更有甚者不用藥就不來月經。這樣的女性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癌,而且發病年齡早。
2.絕經晚的女性更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癌。

如果女性絕經年齡>55歲,子宮內膜長期在雌激素作用下過度增生,容易發生不典型增生和癌變,所以,絕經不是越晚越好。
3.長期口服抗腫瘤藥的乳腺癌患者,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是一般圍絕經女性的1.77倍。
 這類患者一定要定期檢查子宮內膜,必要時調整用藥方案。
4.約有5%的子宮內膜癌是遺傳性子宮內膜癌。
 這類患者的特點是發病年齡要比其他子宮內膜癌患者小1020歲。


 子宮內膜癌是一種進展緩慢的疾病,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風險。平時定期體檢,出現症狀儘早就診,可及時發現癌前病變或者早期子宮內膜癌。有相當一部分年輕患者治療後,仍能正常生育。

女性長期月經不調要及時就診。目前有多種有效的方法可以調節月經,包括口服短效避孕藥、孕激素後半週期治療,均可幫助月經規律來潮。控制月經週期在45天之內,就能比較好地保護子宮內膜。不願口服藥物又沒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可以上緩釋藥物避孕環,也能很好地保護子宮內膜。

 年齡在50歲以上或絕經後近6個月內有異常出血症狀的女性,要進行子宮內膜癌的篩查。約90%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會表現為不規則陰道流血,最常發生在絕經後。絕經後出血、圍絕經期不規則出血、不孕症伴隨月經不調等患者應高度警惕,先要排除子宮內膜癌。
 沒有症狀的女性也要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推薦所有年齡〉50歲的女性接受每年一次的子宮內膜癌篩查。年齡<50歲,但符合以下任何一個條件的女性,可在醫生建議下選擇性地接受子宮內膜癌篩查:
 第一,異常子宮出血,尤其是絕經後陰道流血的女性;

 第二,35歲以上、具有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高危因素或有惡性腫瘤病史或家族史(尤其是患有乳腺癌、結直腸癌、女性生殖腫瘤)的女性;
 第三,曾進行或正在進行絕經後激素替代治療的女性;
 第四,30歲以上且肥胖(身體品質指數:BMI28),同時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女性;
 第五,排卵障礙(多囊卵巢綜合徵、不孕等)的女性。


 女性的直系親屬或家族中,如果有子宮內膜癌、卵巢癌、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或結直腸癌的患者,建議做基因檢測。被確診為林奇綜合徵的患者,其女性親屬也是林奇綜合徵的易感人群,可根據基因檢測的結果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比如早生育、密切觀察、規律服用藥物治療等,必要時可行預防性子宮卵巢切除術,以降低子宮內膜癌發生的風險。

分享貼文

中國醫藥導報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AM08:30-PM18:00
聯絡電話
02-25676228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1號5樓之1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