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障礙 知多少

內容授權單位:中國醫藥導報

隨著心理疾病知識的普及,抑鬱障礙在普通公眾眼中已經成為較為熟知的心理疾病。抑鬱障礙的終身患病率高達6.87%,其中男性為5.01%,女性為8.46%
 雖然人們對其不再感覺有多恐懼,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誤區,往往會認為柔弱的人容易患抑鬱障礙,甚至認為抑鬱障礙患者就是不堅強、太脆弱的人,其實不然。
 人們只看到抑鬱障礙患者自殺、流淚、脆弱,但不瞭解疾病的實質,更不瞭解他們變成這樣的真正原因。其實,抑鬱障礙的致病因素有很多,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脆弱、不堅強。
 另一方面,社會上也有一些身心健康的人,用抑鬱障礙當幌子,來逃避一些挫折或現實的困境。他們裝病的行為導致人們誤解抑鬱障礙並不是很嚴重的問題。

抑鬱障礙四大致病因素

第一,長期的生活、工作、人際關係等環境壓力因素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無論男女都要承受越來越大的生活和工作等環境壓力。成年人作為家庭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再苦再難也只能報喜不報憂。常年的壓抑也使得他們不善於表達抑鬱情緒,並成為一種習慣。
 當人們面對嚴重的損失、人際關係緊張、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的劇烈變化,都可能導致抑鬱障礙。不愉快的境遇常是抑鬱障礙的病因。約30%患者在病前6 個月內可查到明顯誘因。
 第二,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在抑鬱障礙的病因中起一定作用。在患者的家族中,患情感性精神障礙的比率明顯高於普通人群,有人格障礙、自殺等情況及患神經症的比率也較高。
 第三,人格因素
 人格特徵中具有較為明顯的焦慮、強迫、衝動等特質的個體易發生抑鬱障礙。具體表現為過分疑慮、謹慎、刻板、固執、悲觀、擔憂,對於細節、規則、條目、秩序或者過分關注,力求完美,道德感過強,過於看重結果等。
第四,軀體疾病因素
 在軀體疾病中,特別是慢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可成為抑鬱障礙的重要危險因素,常見的有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減退、冠心病、帕金森病、癲癇等。

給抑鬱障礙患者多一點關愛

抑鬱障礙的常見表現是情緒低落、悲觀、沮喪、少語、少動、無趣、無望、無助和無力。患抑鬱障礙後,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患者思維遲緩、自我評價下降,會將其所面臨的困難放大,其決策能力下降,會感覺非常無助,甚至於絕望,會常常不自主地落淚、哭泣,並不能說明不堅強、太脆弱、太軟弱。遇到家人或朋友出現上述情況,需要儘早帶他們到專業機構尋求專業的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在家庭、單位要形成關愛每一個人身心健康的集體氛圍,在健康心理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關注每一個成員的心理健康,要給讓他們的眼淚有合適的流淌機會—讓每一個人都有壓力釋放和心靈放飛的空間。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對於抑鬱障礙患者,如果不瞭解他們所經歷的事情,就不要妄加議論。

遇到身邊有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的抑鬱障礙患者,給他們多一些理解和關愛,使他們在最無助的時候能夠得到最及時的幫助。因為您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無言的擁抱,都可能挽救一條生命。
 同時,面對我們周圍同事或親人也要給予更多的關注,並且在他們關鍵的時期或者困難的時刻多給一些善意幫扶或者提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分享貼文

中國醫藥導報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AM08:30-PM18:00
聯絡電話
02-25676228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1號5樓之1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