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睡得少和睡得晚 都不好

我經常看電視到深夜,這樣很容易就睡著了,但早上起來總感覺頭暈不適。」「我雖然睡得早,但真正睡著的時間很少,睜眼到天明的滋味真不好受。」經常有老年人因睡眠問題前來就診諮詢。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人民醫院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春曉院區全科門診副主任醫師顏世昊表示,對老年人而言,睡得少和睡得晚都不是好習慣。

打亂生物鐘
    老年人睡眠調節能力下降,睡得晚會進一步破壞晝夜節律,導致失眠、早醒等問題。長期生物鐘紊亂會加速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滋海默病)的進程。
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老年人睡得晚會導致夜間血壓波動,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腦中風的發生風險。在淩晨時段交感神經興奮,易誘發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引起代謝功能異常
    睡眠時間後移會擾亂胰島素分泌,導致血糖控制困難。熬夜晚睡還會降低免疫細胞活性, 使老年人更易生病,且恢復能力下降。

認知功能下降
    睡眠不足會抑制深度睡眠期間類淋巴系統對β- 澱粉樣蛋白的清除效率,同時增加神經元活性,以生成更多β- 澱粉樣蛋白,形成「生成增多、清除減少」的惡性循環。長期積累的β- 澱粉樣蛋白會損傷海馬區神經元,干擾突觸傳遞, 加速記憶衰退和認知功能下降。
引發情緒問題
    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神經遞質平衡,降低血清素和多巴胺水準,提高皮質醇等激素濃度,這種生理變化會引發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
加速身體機能衰退
    睡眠不足會通過多重機制加速身體機能衰退,如肌肉蛋白質合成受阻,引發肌肉量減少和力量下降;神經肌肉協調性受損,削弱大腦對肢體動作的精准控制。在長期累積效應的影響下,老年人跌倒、骨折等風險上升。

給老年朋友的睡眠建議
對於睡得晚和睡得少的老年人,醫生有以下建議。
一、固定作息,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老年人需養成固定作息習慣,每天儘量在同一時間起床和入睡,即便前一晚睡得少或睡得晚,第二天也要規律作息,讓生物鐘儘快回歸正軌。保持臥室安靜、黑暗且溫度適中,選擇支撐性好的床墊和枕頭,減少夜間不適與翻身,身體在放鬆的環境中更易進入睡眠狀態。
二、調整睡前行為,放鬆身心
    老年人應避免在睡前攝入咖啡因、酒精及大量液體,減少使用電子設備。讓身體逐漸放鬆下來,為入睡做好準備。老年人還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避免因焦慮加重失眠症狀。
三、重視睡眠問題,積極尋求專業支持
    老年人如果長期存在入睡難、睡眠淺或早醒等問題,且自我調整無果,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生幫助。醫生會根據老年人的具體情況,給出睡眠評估、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等建議。

分享貼文

中國醫藥導報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AM08:30-PM18:00
聯絡電話
02-25676228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1號5樓之1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