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中藥入菜好吃
兼讓孩子強身健體
飲食的部分,許醫師點名幾項不分體質、健康無害、長期可吃的中藥常見食材,像是黃耆、紅棗、枸杞子、菊花可做成早餐飲品,既能補氣又好喝,還能讓常用3C 產品的孩童得到更良好的保護。而含有山藥、茯苓、芡實、蓮子的四神湯也是適合常常食用的佳餚,不但能調整脾胃還能補腦, 皮膚也會更加滑嫩。如果孩子消化系統較差,可使用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煮成的四君子湯,能幫助消化、補氣提升免疫力。
這類的中藥食材,適合各類體質的孩子食用,不會有副作用及毒性,而且家長也可以一起吃。因此建議在入菜時能經常做不同變化,比如時而和白米、糙米熬煮成粥,或是添加排骨、雞肉煮湯等,這些都能自由搭配以避免孩子吃膩。
孩子常吃中藥好嗎?
會不會有重金屬或毒性?
中藥科學嗎?
對於幼童適不適合吃中藥的問題,許醫師表示生活的種種都脫離不了中醫中藥的範疇,像是我們吃的米飯、榖芽也是中藥的一種,多數的食材都能運用在中藥。所以幼兒適不適合看中醫吃中藥,答案絕對是肯定的。
目前常有聽聞「中醫沒有科學驗證」、「中藥只能用於養生」,這都是因認識不足所產生的錯誤觀念。除了防疫抗疫與養生領域,中醫中藥在許多慢性病的治療上都取得極佳的成果。人們認為中醫中藥沒科學驗證,是因為系統不同、聽不懂所造成的。像是中醫講水火,乍聽艱澀難懂,但水即是指人體中佔有百分之七十的液體,而火則是推動血液的氣與動能。往往同樣的東西只因名稱不同而不被理解甚至誤解,非常可惜。自始至終中醫是非常科學的醫學。當然中西醫學還是有不同的觀點存在,西醫屬微觀醫學,而中醫講究回歸平衡。這些理論都對,只看何時適用,不存在誰對誰錯的問題。
結論來說,中醫中藥就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許醫師再三強調,雖然中醫中藥好處百百種,但生病問診一定要找經過國家認可的專業中醫師才行,因為民間中醫研究者和專業中醫師是有很大的區別。也絕對要避免購買來源不明的中藥,經GMP藥廠檢驗通過的科學中藥、中成藥、本草藥材才能保證品質良好與避免超標的重金屬、農藥等危害健康,以免本末倒置。
「我不是名醫,但我肯定是良醫。良醫
不一定賺得到很多錢,但我甘之如飴。」
許醫師呼籲,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事,期盼家長們能用不違反自然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調整整體健康。用自然的方法照顧好孩童的生活起居,就是預防新冠病毒與Delta病毒株的最佳良方。而且中醫中藥還能在防疫的過程中,為孩子創造出更多附加價值,像是防疫兼轉骨、防疫兼治療過敏等,都是中醫做得到又很有效的獨特學問。
許醫師表示:「我不是名醫,但我肯定是良醫,良醫不一定賺得到很多錢,但我甘之如飴。歡迎家長帶孩子多認識中醫、接受專業中醫師的衛教,這些都能幫助孩子自然天然的健康成長。」
四神湯
▲圖片來源:福星蔘藥行
材料
1. 四神湯藥材一付( 山藥..20g 、茯苓..20g 、芡實..20g 、蓮子..40g )
2. 排骨….. 300g
3. 米酒….. 適量
4. 鹽巴….. 適量
5. 薑片…… 2 片
作法
1. 將四神湯藥材洗淨備用。
2. 煮一鍋水滾後將排骨汆燙後撈出。
3. 將四種藥材與排骨、薑片放入電鍋中加水至八分滿,外鍋放3杯水,開關跳起後,再放兩杯水煮第2次。
4. 加鹽調味,酌量加入米酒。
四君子湯
材料
1. 人參……. 10g
2. 白朮……. 10g
3. 茯苓……. 10g
4. 炙甘草.. 10g
作法
1. 全部材料清洗一下,倒入鍋裡,加入清水浸泡20分。
2. 大火煮開轉小火熬30分。
3. 如果不喜歡單喝, 也可以加入排骨一起熬煮。
元氣菊花茶
▲圖片來源:福星蔘藥行
材料
1. 黃耆……… 5g
2. 紅棗…1~2顆
3. 枸杞子…. 5g
4. 菊花…….. 1g
5. 水…… 500cc
6. 冰糖….. 少許
作法
1. 將500cc水煮沸。
2. 放入黃耆、紅棗、枸杞子、菊花小火燜煮10分鐘。
3. 加入適量冰糖拌勻即可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