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授權單位:中國醫藥導報
作者:金麗萍 攝影:鄭清影
中醫藥介入新冠診療,科技扮演串連角色。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黃建榮指出,去年年初,台北市中醫師公會著手導入遠距視訊醫療;只是,去年政府防疫有成,在中醫臨床上,幾乎接觸不到確診病例。這一道科技工具,似乎英雄無用武之地。
科技串連鋪陳實證醫學
黃建榮進一步說明,但因去年的準備,今年五月以來的疫情風暴,中醫遠距視訊醫療即時上場,在臨床診療上,扮演關鍵要角;過程中,不僅是看診不可或缺的工具,也形塑實證數據呈現。
黃建榮強調,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中醫以遠距視訊醫療排除看診障礙。在臨床上,無法執行脈診,主要以舌診和望聞問為主,並蒐集確診病患舌頭的變化,以圖像呈現,形成本次醫療研究特色。
英雄所見略同 中醫下藥多有共識
黃建榮表示,中醫藥強調「辨證論治」,開啟臨床多元診療方式。黃建榮描述,台北市中醫師公會舉辦多場全球新冠疫情研討會,不管是傷寒學派、瘟病學派,彼此取得共識。在中醫藥的大寶藏裡,中醫師們在用藥上,竟是英雄所見略同,例如活血化淤的藥,一開始大家傾向使用涼血藥材像是牡丹皮,赤勺,也會考量動物用藥。
黃建榮另稱,最近,中醫藥界熱烈討論在Youtube上播放的《大明刼》,內容描述明朝中醫師吳又可的故事。黃建榮強調,劇中,吳又可使用的方子稱為「達原飲」,這也是我提供給病人的基礎方,在水煎藥的部份,我都是使用這個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