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傳承突破傳統 符合現代需求 幫助大眾維持健康
《專訪》社團法人台灣中醫藥學會理事長江守訓醫師
台灣中醫藥學會為醫專業學術組織,結合中醫藥學術、提升中醫藥發展、弘揚中醫藥學術、提高國民健康常識為宗旨。台灣中醫藥學會常受邀與世界各地的中醫藥及相關組織進行發展研討會。以下為台灣中醫藥學會理事長江守訓接受本報記者專訪紀實。
《本報記者問:( 以下簡稱「問」)》:
請您介紹台灣中醫藥學會以及您的經歷。
《台灣中醫藥學會理事長江守訓答:( 以下簡稱「答」)》:
台灣中醫藥學會,顧名思義就是學習中醫藥的地方,是一個真正在推廣中醫藥學的單位。至於為何要推廣中醫藥呢?
我年輕時,跟中醫、中藥並無關係,1982年當時我是一間塑膠工廠的工程化學部,專門在設計塑膠產品。後來因為母親生病,一直醫不好,包括台大、榮總都看過,甚至經介紹到美國求醫,仍然醫不好。直到1985年初,有朋友介紹一位老中醫,也就是我後來的老師江韻鏘先生。江老師看了母親的症狀後,說明是甲狀腺機能出問題,並說吃中藥一個月就會好,當時我心想怎麼可能~幾年來母親吃西藥吃到頭髮幾乎掉光、幾乎無法開口講話,怎麼可能一個月就好。後來老師就摸摸我母親的頭說:你放心回家吃藥吧!」,結果某一天我母親忽然就可以說話了! 二周下來說話的聲音已經恢復到正常音量,後來繼續吃兩周的藥回去檢查,她的甲狀腺機能已經回復正常。
那時江老師問我要不要參加老師開的一個課程,我答應了。那是一個易經的課程,我就白天上班,下班後去上課,後來又與老師合開了中醫課程,然後江老師就問我想不想把中醫學的更好,如果要的話就下定決心,辭掉白天的班,專心跟他學習中醫。
那時我30歲,已婚並育有三個小孩,辭去工作等於沒了一個月三萬的收入,三萬收入在1983年算不少了,但過年後,我真把工作辭了,一直待在江老師身邊學習40多個月。期間也學習到了遠古療法,後續也去了大陸、參加嘉義藥學會、開中藥行等等,7 年前受到台灣中醫藥學會(原名嘉義中醫藥學會)林理事長邀請而加入,常常與大陸舉辦中醫藥論壇交換中醫要的訊息。
先讓病人好起來,再去想治癒的原因,不然等病人走了一切都來不及了
問:什麼是遠古療法? 有沒有什麼科學方法來確認他的療效?
答:遠古療法就是一種運用能量、磁場、境界來使人恢復正常得一種方式,用現代所謂「科學」的方法是無法斷定的。
現在醫學藥物上,均須要經過美國FDA 或健康協會認定,才可說這藥物是有療效的。但我的想法是應該先讓人好起來,等人恢復後再去思考原因也不遲,不然等病人走了,或是等找到科學能解釋的原因後在去醫治時往往都太遲了。
要傳承,還要突破傳統、符合需求,才能讓人恢復健康
1993年左右,江老師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很遺憾沒把更多東西留給世人傳承下去,於是託付我盡可能的把所有東西傳給更多人,而且要想出符合以後人們所需要、所接受的,向現在的藥丸、藥粉等等都是傳統所用的,一定要想辦法突破傳統,讓世人更方便使用,用更方便的方式來維持人體健康,不是幫人治病,而是幫人恢復正常健康狀態,這是最重要的。
問:這樣的特殊療法在國際中醫藥與自然醫學領域上有什麼樣的競爭優勢?目前有哪些國家有對接相關學術呢?
答:這沒有什麼優勢不優勢。從本質來說,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態、不能貪圖利益,重點是真正的幫助到人。前陣子取得馬來西亞中醫師身份後,接觸了馬來西亞砂拉越中醫師中藥聯合總會,去到馬來西亞做學術演講,當地反應也非常好,讓人家看到我們中醫了不起的地方。以後也會盡量找機會到馬來西亞各地幫助需要幫助的患者,也能做學術上的研究或切磋。
前陣子馬來西亞砂拉越中醫師中藥聯合總會也與我們(台灣中醫藥學會)締結了姐妹會,這是很好的一件事,如此就可以把台灣中醫藥情況跟馬來西亞交流,而且政府也在推行南向政策,所以未來會多有規畫到馬來西亞。
問:後續您與台灣中醫藥學會有什麼規畫嗎?
答:要讓大家都能有正確的保健意識。其實保持身體健康是一件很複雜且困難的事情,不管是病菌,抑或是喜怒哀樂憂思悲恐驚,都是讓身體造成損傷的主因;也可能因為自己的一念之間而造成不同的結果。
所以必須心態正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也是維持身體健康重要的方式之一。世間上的道理都很簡單,但是實際去做確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去實行,把訊息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