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檢查三個指標很重要

/ 邵運麗(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
    幾乎每個人都接受過血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結果中那麼多指標,哪個要重點看?有向上或向下的箭頭,又是怎麼回事?今天, 教大家幾招,輕鬆看懂血常規。
    血常規檢查中,最重要的指標是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這三項。通過這三項檢查, 可以及早發現是否受到感染、是否貧血以及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等。如果這三項都正常,其他的項目偏高或偏低一點,一般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如果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這三項任何一項有箭頭,就要注意了。下面,來看看這三個指標代表什麼吧 !
白細胞(WBC
主要作用
    白細胞是一個龐大的血細胞家族,有5 種類型,分別是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在機體的免疫和創傷癒合過程中起協同作用。
正常值
成人(4~10×109/ 升。
箭頭↑
    白細胞增多,通常是表明有感染存在,也可能是因為血液病、腫瘤、中毒等。
箭頭↓
    白細胞減少,多見於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學損傷、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進等。
紅細胞(RBC)和血紅蛋白(Hb
主要作用
    紅細胞負責把氧氣和營養運送到身體各處,再把各處的代謝廢物搬運到對應器官排泄出去。紅細胞內富含血紅蛋白,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濃度來代替紅細胞容量測定。
紅細胞正常值
    成年男性(4.0~5.5×1012/ 升, 成年女性(3.5~5.0×1012/ 升。
血紅蛋白正常值
    成年男性(120~160) 克/ 升, 成年女性(110~150)克/ 升。
箭頭↑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多,常見於嚴重嘔吐、腹瀉、大量出汗、大面積燒傷等體液丟失過多,血漿容量減少的情況;也可見於心肺疾病導致長期缺氧、腎臟疾患等繼發紅細胞增多和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患者。
箭頭↓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多見於急/ 慢性失血、紅細胞破壞、造血因數缺乏、造血障礙和造血組織損傷以及各種原因導致的溶血患者。
    高海拔地區居民、登山運動員以及劇烈運動後,紅細胞數量都會有所增加,這是正常的。另外,孕婦會出現生理性貧血,這也是正常情況。
血小板(PLT
主要作用
    專門修補破損的血管,還負責凝血、止血、防止出血,維持毛細血管壁的完整性。
正常值
100~300×109/ 升。
箭頭↑
    血小板增多,常見於急性感染、失血、溶血、缺鐵性貧血、脾切除術後,以及部分腫瘤患者。
箭頭↓
    血小板減少,多見於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造血系統疾病、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病、放射病、骨髓轉移瘤、嚴重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及結核、傷寒等傳染病患者。
    血小板會隨著人的生理狀況上下波動, 比如午後會高於早晨,運動時會高於休息時等。
    血常規檢查是瞭解疾病、診斷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能為醫生判斷病情提供參考,但要想確診疾病,還需要聯合症狀、體徵以及醫生的經驗、查體、其他輔助檢查等綜合判斷。

分享貼文

中國醫藥導報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AM08:30-PM18:00
聯絡電話
02-25676228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1號5樓之1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