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授權單位:中國醫藥導報
文/丁思遠(二級心理諮詢師)
生活中,我們總能遇見柔弱的受害者,他們會向外界展示出不錯的 品質,善良無辜又惹人心疼,同時主動向外透露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 待遇。這樣的人的求助總讓人難以拒絕,甚至讓人忍不住主動去幫他。
「無辜–幫助」關係有的是自然形成的,還有的無辜和柔弱是故意裝出來的,為的是操縱他人。有學者稱那種「賣慘」、「賣善良」的做 法為 「良性受害者信號」,一方面他們總是公開表達自己處於弱勢, 受到不公、壓迫,另一方面又釋放自己是 「善良」的信號如樂於助人、人際關係好等。
研究發現,一個人散發的「良性受害者信號」越多,那麼他做出不 道德行為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撒謊欺騙、誇大傷害換取他人支持等。 我們讚揚善良、同情弱小,但不應該被有心人利用。
識別假裝的「小白兔」,可以通過以下辦法:
1. 資訊是否同質
如果你看到他是柔弱善良的,卻聽到別人有不同的說法,那就需要再觀察觀察。
如果你看到他是柔弱善良的,卻聽到別人有不同的說法,那就需要再觀察觀察。
2. 是否會「秀」
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助人、善良行為常常掛嘴邊,在人多的時候特意展示溫柔、有愛心,那麼他就動機不純。
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助人、善良行為常常掛嘴邊,在人多的時候特意展示溫柔、有愛心,那麼他就動機不純。
3. 愛不愛「辯護」
比起來,偽善的人更善於為 自己的過錯編造藉口,而不是真誠認錯。
比起來,偽善的人更善於為 自己的過錯編造藉口,而不是真誠認錯。
4. 是否自私
當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出現衝突時,「小白兔」會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而真正善良的人也會擔心他人,儘量找出減少雙方損失的辦法。
當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出現衝突時,「小白兔」會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而真正善良的人也會擔心他人,儘量找出減少雙方損失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