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中藥營養物質 促進多元研究

    現代中藥學研究常將中藥藥效成分定義為次生代謝產物, 對相關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活性及品質標準研究較多,而蛋白質、糖類、酯類等物質常被認定為營養物質而非藥效物質。隨著人們對中醫藥基礎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營養成分往往也具有一定的活性。
    將目光聚焦於中藥次生代謝產物的研究思路是否有局限? 蛋白質、糖類、酯類等是否也應納入活性研究及品質控制的範疇?中藥營養物質在中醫藥發展中的作用值得探究。

/ 王永炎( 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光( 副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
陳敏( 研究員)
中藥營養物質功效多
蛋白質類物質
    蛋白質類物質在中藥乾物質中佔有較高的比重。研究表明,除了水解成為氨基酸發揮營養功能,中藥蛋白質類物質還具有調節脂代謝、抗血栓、抗腫瘤、降血壓等活性。
    比如,地龍活性蛋白能夠提高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 火麻仁蛋白能夠調節體內消脂素水準和腸道菌群平衡,蜈蚣小分子多酚、全蠍蛋白對體外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天花粉蛋白可促進卵巢癌細胞凋亡等。
油脂類物質
    種子類及動物類中藥材富含油脂。已有研究證明,中藥油脂類物質具有調血脂、潤腸通便、抗腫瘤等多種生理活性。
    比如,火麻仁所含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調節膽固醇代謝和視網膜膜磷脂等功能;紫蘇油富含多酚和黃酮類物質,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等。
多糖類物質
    不少果實類中藥含有較多的多糖。此外,多糖也是根類中藥、真菌類中藥的重要成分。目前對多糖類物質活性的研究較為深入,如枇杷葉多糖、茯苓多糖、鹿茸多糖、靈芝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知母多糖、人參多糖、鐵皮石斛多糖具有增強免疫活性,靈芝多糖、黃耆多糖、枸杞多糖、豬苓多糖等具有抗腫瘤活性。
在反思中尋求破局方法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原創並延續至今的醫學體系。然而, 近年來我們對於中藥的研究思路與方法常受到天然藥物影響,專注於發現各種次生代謝產物,忽略了營養物質的生理活性。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思考中醫藥發展的破局方法。
1. 中藥營養物質與中藥功能存在一定聯繫
    雖然很多研究尚缺乏系統性,但不能否認,中藥營養物質與中藥功效存在一定的聯繫。
    比如,火麻仁、決明子通便,核桃補腦,酸棗仁安神等藥理作用均與富含的油脂存在必然聯繫;豬苓、茯苓等菌類中藥材富含的多糖與其利水滲濕功效存在必然聯繫;黃耆、枸杞子、人參等富含的多糖也與其補益作用有關。
    然而,在開展中藥活性研究時, 往往將含量微少甚至痕量的次生代謝產物作為靶標,忽視營養物質的功效問題,這顯然不符合客觀實際。無論何種動物、植物,無論何部位,其所含蛋白質、糖類、酯類等營養物質都在乾物質中佔有較大比重。

    反思近百年中藥的科學研究過程,實際是從天然藥物化學理論、方法、技術、思路引入中藥研究,到逐步建立以中藥化學、次生代謝產物為基礎的現代中藥學的化學藥模式研究過程。當無法否認中藥營養物質發揮重要作用時, 「找植物、分成分、篩活性」這一舶來的研究範式恐難以承載中藥真正內涵,中藥的功能及物質基礎研究需要大幅擴充和完善。 

2. 中藥品質控制應將含量較高的營養類物質納入品質控制指標成分      
    目前對於中藥品質的相關研究,都是基於標誌物(次生代謝產物等)的品質控制,而非基於藥效物質的品質控制。在明確營養物質具有功效的情況下,將營養物質納入中藥品質控制的標準是否更為恰當?比如,一直難以通過次生代謝產物表徵的道地藥材、中藥材規格等級和產地問題可以在微量元素層面表徵;牛膝、天麻、山茱萸等數十種中藥材可以通過多糖含量區分其規格等級。
    中醫藥除了治病防病,還有大量的指導飲食健康和作息健康的理論與實踐內容。若中醫藥的相關工作完全按照西醫藥模式開展,會導致中醫藥服務大眾健康的能力弱化。
    因此,除了將中藥所含的營養成分引入中藥研究中,還應把五穀、蔬菜、五畜等傳統食品合理服用的指導,以及中醫藥情緒管理和行為管理的指導納入中醫藥健康服務的範疇。

對相關研究的建議
開展多元化中醫藥研究
    不應只支持中醫藥在醫藥領域的研究,而是應該更廣泛、平等地支持中醫藥在各個領域的研究與應用。並且, 將中醫藥對人類健康的指導和服務作用綜合納入中醫藥的規劃和評價指標。在疾病治療領域,不能否認化學藥研究方法對中藥研究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但是在養生保健及指導健康生活領域,中醫藥應發揮主流作用。
開展多層次中醫藥教育
    改革中醫藥學科教育體系,在專業教育之外,應建立適合大眾學習的中醫藥引導健康的普適性教育。編制針對大眾健康的中醫藥教育讀物,讓大眾對中醫藥宣導的理念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對常見的中藥材及中藥飲片,尤其是五穀、果蔬和安全邊界較高的藥食同源類中藥有一定認知。
改革中藥療效評價體系
    在中藥研究中,除了靶點問題,還要考慮中藥調節人體綜合免疫能力、促進病理產物排出、增強機體耐受力、改善血液及循環系統、調節腸道菌群等多方面作用。由於中藥作用機制複雜,所以運用多組學、大資料、真實世界研究將是中醫藥療效評價的主要方向。

 

改革中藥品質控制體系
    將中藥的營養物質納入中藥品質控制的範疇,兼顧次生代謝產物與營養物質,制定更為合理的品質標準。

分享貼文

中國醫藥導報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AM08:30-PM18:00
聯絡電話
02-25676228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1號5樓之1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