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種疼痛困擾中老年人

/ 王冰潔 蔣銳
    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疼痛問題,但近半數人選擇「忍」。近日,中老年常見疼痛防治認知調研報告提示,有4疼痛困擾著中老年人。
1. 骨骼肌肉疼痛
    骨骼疼痛  一般位於「深處」,常表現為隱痛、刺痛或鈍痛,往往由創傷性骨折、骨質疏鬆症、骨質減少等引發,緩解疼痛需要先治療原發病。肌肉疼痛常在扭傷等運動性損傷、肌肉痙攣時出現,休息、拉伸後可得到緩解;肌肉疼痛也可能是由於自身免疫反應導致肌肉血供減少,需對症治療。
    肌腱和韌帶疼痛  銳痛。人患上肌腱炎、腱鞘炎、肌腱損傷等疾病後,當受損處被牽拉時,疼痛會加重,休息後可減輕。脊柱源性疼痛與脊柱退化有關,如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等可造成一連串的疼痛,上至頸肩,下至腰背。
    部位疼痛  是由類風濕、纖維肌痛等全身性疾病引發,表現為全身性、對稱性疼痛,常發生於多個部位。
    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主任樊碧發提醒, 中老年人要規律鍛煉身體,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保持肌肉的良好功能,使身體處於良好狀態。
2. 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帶來的疼痛
    長期高血糖可損傷神經細胞,造成神經病理性疼痛。這種疼痛往往發生在四肢, 患者可有麻木感、蟻行感等異常感覺,或出現「火燒樣」靜息痛。患病初期,疼痛局限在手指或腳趾,之後逐漸向上蔓延, 晝輕夜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一般來說,患病時間越長,血糖控制越差,患者出現神經病變疼痛的可能性越大。
    樊碧發表示,糖尿病患者須嚴格控糖, 管理好血壓、血脂、體重,戒煙,注意篩查糖尿病神經病變。
3. 頭部、頜面部疼痛
    臨床中,大多數頭痛是原發性頭痛,無法確認病因,如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等。如果頭痛能找到確切病因, 則屬於繼發性頭痛,會繼發於顱內血管性疾病、鼻竇炎、顱內感染等。
    如果頭痛頻繁發生或症狀嚴重,伴有太陽穴壓痛、血壓升高、視力模糊、發熱、頸部僵直、持續加重等,需儘快就醫。頜面部疼痛常見於三叉神經痛,好發於中老年人群。航空總醫院疼痛科副主任王永表示,這種疼痛呈刀割樣、燒灼樣、電擊樣劇痛,主要出現在眼睛、面頰等部位,臨床多用藥物治療,如療效不佳,可進行微血管減壓術等手術治療。
    樊碧發建議,發生急性損傷後,中老年朋友應及時就醫;平時避免過度腦力勞動或精神緊張;注意合理膳食、科學運動, 保持心腦血管健康。
4. 帶狀皰疹相關性疼痛
    如果患者在帶狀皰疹急性期治療不徹底,則易發生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表現為燒灼樣、電擊樣、刀割樣疼痛。
    出現帶狀皰疹後,患者需儘快就醫,發疹後48~72小時內為治療黃金期,拖得越久,後遺神經痛就越嚴重,甚至會發展為劇烈頑固性疼痛。  中老年人應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機體免疫力;也可通過接種疫苗,降低病毒感染風險。
    專家提醒, 中老年人千萬不要忍痛, 90%以上的慢性疼痛能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分享貼文

中國醫藥導報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AM08:30-PM18:00
聯絡電話
02-25676228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1號5樓之1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