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升高 莫忘補水

 近日,全球多地持續高溫,氣溫甚至突破了40這時候,飲水就成了人的本能。不過,每個人的飲水習慣不同, 有的人愛飲水,有的人只要輕輕抿一口水就不渴了。那麼,每天飲多少水才有益於健康呢?
飲水量與疾病風險有關
    近期柳葉刀子刊(eBioMedicine) 發表了一項研究,對超過1 萬名社區健康居民進行了25的隨訪觀察,並巧妙地以血清鈉濃度作為飲水量的替代指標, 分析了不同飲水情況與過早死亡風險、慢性疾病以及衰老的關係。在健康人群中,血清鈉的正常範圍是135146摩爾/ 升,血清鈉濃度越高,說明體液水準越低,意味著飲水越少。
    分析結果顯示,適量飲水與最低的全因死亡風險有關,過多或過少飲水均會增加死亡風險。
    具體來說, 飲水量充足( 即血清鈉為137142摩爾/ 升) 的人群, 全因死亡風險最低; 而飲水量過少( 血清鈉為144.5146摩爾/ 升)和飲水量過多(血清鈉為135136.5摩爾/ 升)的人群, 過早死亡風險均有所升高。而且,血清鈉為137142摩爾/ 升的人,生物年齡更小; 而血清鈉在142摩爾/ 升以上的人群,生物年齡比實際年齡大的概率更高。
    進一步分析顯示,當血清鈉水準為138140摩爾/ 升時,人們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最低;若血清鈉超過這個水準,則升高越多(也就是飲水越少),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就越高。
飲水量因人而異
    那麼,飲多少水算飲水量充足呢?科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青中年男性平均每天飲水1.5 1.8 升(相當於500 毫升/ 瓶的普通礦泉水34的量),青中年女性平均每天飲水1.31.4就可以了。
    不過,飲水量也要因人而異。低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天飲水量為1.51.7,這個數值不是固定的,人們在有些情況下需要多飲水,而在有些情況下則需要少飲水。
多飲水
    感冒時,尤其是發燒的時候,人們出汗較多,應該及時補充水分;便秘時,多飲水可以刺激腸蠕動,緩解便秘;想減肥的人餐前半小時飲一杯水,可以增加飽腹感;腎結石患者和痛風患者多飲水,可以預防結石形成和復發,也有利於尿酸排泄。
少飲水
    在服用某些藥物後,人們需要少飲水。比如需要舌下含服的藥物,服後30分鐘內不宜飲水;止咳藥,服用10分鐘內不宜飲水; 治療胃腸道疾病的藥物,服後1小時內儘量少飲水;含漱劑,用藥後不要立即飲水。另外,如果您存在腎功能和/心功能下降, 應該遵照醫囑合理控制飲水量。

分享貼文

中國醫藥導報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AM08:30-PM18:00
聯絡電話
02-25676228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1號5樓之1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