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空巢老人的心都被孤獨感所包圍。孤獨感不同於孤獨生活本身,它是老年人認為自己被世人所拒絕和遺忘,而在心理上與世人隔絕開來的主觀心理感受,是交往的需要不能滿足的結果,表現為較複雜的心態和行為。
一項對13,963名城市老人的調查發現,40%的老人有孤獨、壓抑、心事無處訴說之感。
老年人告別社會重返家庭後,一旦感受到空巢的孤獨,心理往往比較脆弱。如果再有身體不好,便容易對自身的價值產生懷疑,產生消極、悲觀,甚至抑鬱、絕望的情緒。對於老年人的這種狀態,有人稱之為「老年空巢孤獨症」。
有空巢孤獨感的老年朋友,該怎樣進行心理自救呢?
方法一:認知療法
老年朋友要認識到,子女離家獨立生活是很正常的。子女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從父母身邊獨立出去開拓自己的生活空間,哺育自己的後代,是子女成熟的標誌。
如果子女長大了,事事處處都離不開父母,不能斷乳,這是子女不成熟的表現。因此,老年朋友應該為子女的離家獨立生活而感到高興。
方法二:行為療法
老年朋友感到孤獨時,可以制訂一個計畫,給自己佈置不同難度的交往任務。可以先與認識的朋友交流,再與陌生的鄰居交流,然後逐漸增加交往的難度,比如延長交流時間、增加交流人次、深入交談話題等等,還可以積極參加各種思想和情感交流活動。
在與各種人的交往過程中,老年朋友要尊重別人的習慣,努力與人和睦相處,一方面要善於幫助他人,從中贏得別人的尊重和真誠的友誼;另一方面,要善於求助於人,通過別人的幫助,使自己的心態變得開朗。
方法三:婚姻療法
少年夫妻老來伴,夫妻才是真正的終身伴侶。子女離家後,老年夫妻應該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增進夫妻情感交流,進一步改善夫妻關係,以此填補因子女離家後而留下來的「真空」。喪偶老人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考慮再婚,重建家庭,使自己的情感有所寄託,擺脫孤獨。
方法四:生活療法
擺脫孤獨的最佳策略是從創造良好的生活情境入手。子女離家後,老年朋友要加強與子女的聯繫,增進相互間的理解和幫助,吸引他們經常回家來團聚。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老人可以在兒女家輪流居住。
此外,老年朋友要擴大自己的興趣愛好範圍,讓生活豐富起來,從看書、習字、畫畫、練琴、種花、飼養小動物中獲得樂趣,幫助自己擺脫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