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蘋王春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睡眠醫學中心與臨床心理科)
老年人每日需要7小時~8小時的睡眠來滿足機體需要。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中國大陸60歲以上的居民睡眠不足的比例為17.1%。影響老年人睡眠的因素有很多,生理因素、軀體和精神疾病因素、藥物因素、社會因素、環境因素等均可影響睡眠品質。
現在,請北京天壇醫院睡眠醫學中心與臨床心理科的專家為大家講一講,到底是什麼「動」了您的睡眠。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睡眠模式、睡眠結構、睡眠–覺醒節律發生改變,主要特點是:
睡眠時長縮短
大部分老年人的平均每日睡眠時長5小時~6小時,比年輕時顯著縮短。
睡眠結構改變
入睡潛伏期延長、睡眠連續性下降、夜間易醒、覺醒次數增加、出現片段化睡眠、多次短睡,睡眠效率降低。淺睡眠占比增加,而深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減少。睡眠品質下降,日間會感到疲勞、困倦、精力不足、情緒不佳、反應遲緩。
晝夜節律前移
晚上很早感到困倦,淩晨很早醒來, 更容易早睡早起,和家人的生活節奏不匹配。這些生理變化導致老年人夜間睡眠品質下降,夜間睡眠時長縮短,白天困倦,導致日間臥床時間增多,以補充夜間睡眠不足。因此,又減少了社交和戶外活動,則進一步損害老年人的社會功能和身心健康。
軀體疾病 老年人是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人群,軀體疾病引起的不適和疼痛是導致老年人入睡困難、睡眠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夜尿增多,關節炎、腫瘤等疾病引起的慢性疼痛,均會影響睡眠品質。神經系統疾病依據病變部位或功能障礙程度的不同,可從不同方面影響睡眠。有些疾病可能累及睡眠覺醒系統,有些病灶位於睡眠相關神經通路,都會影響睡眠。
精神心理疾病 心理障礙高發是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礙的重要因素。老年抑鬱症與睡眠障礙關係密切,80%的抑鬱患者都合併睡眠問題。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有焦慮症狀,睡眠問題常常伴隨焦慮症狀而出現。
許多藥物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睡眠,如抗組胺藥物會影響睡眠結構,利尿劑可能增加夜尿,β–受體阻滯劑會抑制褪黑素進而影響睡眠,某些抗抑鬱藥物會抑制快速眼球運動睡眠,某些鎮靜催眠藥物如苯二氮卓類藥物抑制深睡眠,某些作用於神經系統的藥物會導致噩夢增多,帶來身心的不適。
老年人睡眠品質受多種心理社會因素影響,來自健康、經濟、家庭的問題成為壓力來源,影響睡眠品質。特別是離退休後,離開了熟悉的工作環境,原有生活節奏改變,白日活動減少,對退休生活的不適應和經濟來源減少,以及喪偶、身體殘疾、視聽障礙、出行困難、社交減少、孤獨寂寞等均成為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適應能力下降,睡眠時覺醒閾值降低,對睡眠環境中噪音、光線、溫度、床和枕頭的不適等更為敏感,在旅行、更換住所、氣候變化時, 都可能導致失眠。另外,不良的睡前習慣也會影響睡眠品質,如睡前吸煙、飲酒、睡軟床、過度使用手機等均與睡眠障礙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