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失眠 中醫幫您見招拆招

內容授權單位:中國醫藥導報

/王兵(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中醫認為,睡眠由心神所主,是陰陽之氣自然而有規律的轉化結果,這種規律一旦破壞,就會導致失眠。中醫認為,引起失眠主要是內在因素所致,如體弱、憂慮、抑鬱等,也與飲食有關。失眠涉及多個臟腑,如心、肝、脾、腎等,主要病變在心,與心神的安定與否有直接的關係。
 心藏神,心神安定,則能正常睡眠,如心神不安,則不能入睡。不論是心經自病,或者脾病、腎病、肝病及胃病影響於心,均可導致失眠。

其中由於思慮不解、勞倦過度、損傷心脾而發病的較多。
 心臟受損,則心血不足,心神失養,不得安寧,因而不能成寐;而心血不足,與脾氣受傷密不可分,脾傷則氣血生化不足,不能上奉於心,心失所養,因而心神不安。
 這種心血虛而引起的失眠,還可見於虛弱之人,或者產後失血、生育過多的婦女,以及形體日衰的老年人等,其關鍵在於心血不足,病變涉及心脾兩臟。
 中醫認為,睡眠由心神所主,是陰陽之氣自然而有規律的轉化結果。這種規律一旦破壞,就可導致失眠。

──  誰偷走了女性的睡眠  ──

女性睡不好,主要與以下兩個原因有關。
1.激素分泌失調:

 女性處於經期、孕期和更年期時,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準的變化都會對睡眠造成影響。女性的月經週期會影響到睡眠,通常在月經來潮前,特別是月經期間,會特別倦怠而嗜睡,睡眠品質卻不見得好。

這是因為排卵使得中樞體溫隨著黃體酮的增加而升高,反映到腦部代謝的生理時鐘,因而改變睡眠狀態。

在孕期,剛開始懷孕1個月~3個月,由於體內黃體酮水準的增加使孕婦產生困倦感,夜尿次數增加,睡眠紊亂開始發生;懷孕4個月~6個月,黃體酮水準上升減緩,孕婦睡眠品質比前3個月要好,但仍比懷孕前要差。

女性一旦進入更年期,失眠更是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據調查,有半數左右的停經婦女受失眠的困擾。這是因為停經後體質改變,若再有焦慮症或抑鬱症,就更容易睡不好。

2.感情過於細膩:

 女人性格往往趨於內向,情感更豐富,對情感的體驗也更細膩、敏銳,所以容易多思多慮,這些都成為導致女性失眠的誘因。 

──  調理失眠從四方面入手  ──

調和氣血平衡陰陽:

 中醫將失眠分為實證和虛證。實證見肝鬱化火,用龍膽瀉肝湯加味;痰熱內擾,用溫膽湯加味。虛證若陰虛火旺,用黃連阿膠湯加減。心脾兩虛者用歸脾湯。心膽氣虛者,用安神定志丸。心腎不交、虛陽上擾者用交泰丸。對頑固性不寐從瘀論治,遵從王清任不寐一證乃氣血凝滯之說,用血府逐瘀湯。

養血育陰安神鎮靜:

 中醫強調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適當予以安神鎮靜的藥物來治療失眠。臨床上常用養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陰安神、益氣安神、鎮肝安神及安神定志等方法,可隨證選用。常用中草藥為珍珠母、百合、酸棗仁、夜交藤、煆龍牡等。

精神調治舒暢情志:

 還應隨證採用精神調治的方法,以消除患者的顧慮及緊張情緒,保持精神舒暢。對因情志不舒或緊張而造成的失眠,精神治療更有其特殊的功效。

針灸療法寧心安神:

 中醫治療失眠所選穴位包括:內關、神門、四神聰、三陰交、安眠、足三里、後溪等。四神聰鎮靜安神,不寐病位在心,取心經原穴神門寧心安神;三陰交健脾益氣,柔肝益陰,可使脾氣和、開氣疏泄、心腎交通,心氣安而不寐除;心脾虧損配心俞、脾俞;心腎不交配心俞、腎俞、太溪;脾胃不和配足三里;痰熱內擾配內關、豐隆。此外,還可以採用耳針、梅花針、灸法、推拿等法。

分享貼文

中國醫藥導報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AM08:30-PM18:00
聯絡電話
02-25676228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1號5樓之1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