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授權單位:中國醫藥導報
文/胡兵(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
由於好奇心作祟, 孩子往往什麼東西都想放進嘴裡嚐嚐。家長稍有不慎, 孩子就有可能誤食異物。硬幣、磁鐵、電池、釘子、小石頭…… 寶寶吃進食管的異物, 五花八門。除了誤食固體,誤喝「飲料」也會引發一系列悲劇,比如會導致食管狹窄, 有時甚至還包括胃狹窄, 給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危害。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家中備用的化學物品越來越多,比如:管道疏通劑、油煙淨、潔廁淨、高錳酸鉀、乾燥劑、消毒液、油漆稀料、火堿、硫酸、過氧乙酸、酒精等。殊不知,這些化學物品不是強酸就是強鹼,具有極強的侵蝕性,絕對不能口服。
有些家長粗心大意,把上述有害液體裝入飲料瓶,並放在兒童能夠拿到的地方。兒童一旦誤服,輕則引起口、咽、食管、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重則出現食管、胃狹窄致消化道梗阻,甚至穿孔,需要外科手術,部分還可能引起神經系統損害。食管狹窄的表現是吞咽梗阻,喝水也要注意緩慢吞咽。
誤喝「飲料」後,患兒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甚至有時會嘔血,抓自己胸口(食管腐蝕後疼痛)、劇烈腹痛,伴煩躁、哭鬧, 精神萎靡、發熱等表現。家長一定要留意孩子的舉動,發現孩子有上述情況,首先要保持鎮靜。不要責備和打罵,穩定孩子的情緒。然後給孩子喝少量牛奶、豆漿或雞蛋清,這些食物有利於發生蛋白反應, 消耗掉部分強酸或強鹼。記住,千萬不能喝水,不然水流到哪裡就腐蝕到哪裡,從而造成更大範圍的損害。
其次,嚴禁催吐。催吐會造成食管的二次損傷。胃比食管的耐受力強,而且胃的容量很大,存在胃裡比反流到食管要好得多。即便情況嚴重需要做手術,胃的手術也比食管手術容易些。另外,催吐還可能導致孩子誤吸,嚴重者出現肺炎甚至窒息。
最重要的一點是儘快就診。就診前家長要盡可能多地瞭解孩子誤服「飲料」的資訊,如誤服了多少量及濃度、誤服時間、誤服「飲料」的名稱、種類或者攜帶包裝到醫院,以便醫護人員第一時間瞭解誤服物品的屬性,對症救治。
食管和胃被腐蝕損傷後,往往會出現狹窄、梗阻、穿孔,嚴重者需要外科手術。多數患兒採取的方案是內鏡下擴張,並且需要反覆擴張。醫生一般採用球囊或探條把狹窄的地方擴開,但過程較慢且十分考驗醫生的經驗和心理。擴得太狠會出現穿孔,擴得太溫柔則效果不好。擴張的次數可能需要很多次, 受傷前期會頻繁擴張,每週或每兩週一次,以後是每月一次,慢慢地過渡至兩月一次。整個治療過程一般需要兩年時間左右,等待瘢痕軟化,吃東西不再有梗的感覺為止。
為了讓每位孩子都遠離誤喝「飲料」的痛苦,家長們要謹記以下5 點:
不能讓小孩子離開大人的視線範圍。大點的小孩,要經常教育孩子不是食物勿放入口中,並且禁止食用不明來源的食物。我們也要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
2.家裡的「危險品」要徹底清理並妥善放置
3.不要用飲料瓶裝「危險品」
4.分裝瓶一定要做標識
5.心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