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授權單位:中國醫藥導報
文/田園(上海市兒童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
在生命的最初幾年裡,大腦就已經在兒童的發育順序表上設置了優先項,運動是繼生存功能(如呼吸、心跳、消化)之後的優先項之一。這不是說其他領域的發展要後面再開始,而是說,大腦將大量的關注點都集中於運動了。
腦科學研究證明,大腦約90%的神經連接是在生命的最初幾年形成的,這些神經連接形成的通路,決定了一個兒童如何思考和學習。
更重要的是,它們將連同遺傳密碼,把兒童塑造成完全不一樣的個體:不同的身體素質、不同的能力側重、不同的興趣和追求,不同的生活態度……所有的一切都源自於生命早期基於運動和感官體驗所建立起來的神經網路。
更重要的是,它們將連同遺傳密碼,把兒童塑造成完全不一樣的個體:不同的身體素質、不同的能力側重、不同的興趣和追求,不同的生活態度……所有的一切都源自於生命早期基於運動和感官體驗所建立起來的神經網路。
兒童運動得越多,大腦得到的刺激就越多;大腦得到的刺激越多,就需要更多的運動來獲得更多的刺激。
通過這種方式,大自然巧妙地誘導著兒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超越現在的邊界,去探索新事物、獲得新能力。大自然創造出的這招通過運動來學習的方法,無比簡單卻又無比高超,讓新生命充滿完善和發展的動力,在不斷的運動和學習中塑造著身體和大腦。
身體是大腦的啟蒙老師,運動就是學習的課程,運動推動寶寶大腦中神經網路的構建,每一個動作都在開發寶寶身體的能力,開發他們全部感官知覺潛力,構建關鍵神經通路。
比如,寶寶在運動中學習從抓住父母的手指,到握住撥浪鼓,到能夠抓住顆粒小豆,到能夠自己吃飯穿衣、到能夠塗畫寫字。
再如,寶寶從抬頭到翻身、從坐起到爬行、從站立到行走、從小跑到跳躍,以及飛奔著衝向父母的懷抱……他們的每個舉動,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偶然出現,都在導向學習。
運動對寶寶學習和發展如此重要,所以,家長不要過度限制寶寶的活動。兒童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在適當的時機、親自去體驗生活,他們只會學習大腦所關注的、圍繞在周圍具體、實在、充滿感官刺激的世界,且所有這些內容都是由他們的身體體驗而非大人的經驗來提供的,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不斷的運動和探索中,在真實而深度參與的行動裡,寶寶學習到了想知道的內容,儘管這個過程看上去並不像規範的學習,然而誰也不能否認,孩子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