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新生兒早產

/劉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近年來,早產兒的出生比例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經濟上,早產兒家庭都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那麼,早產的發生可不可以預防呢?答案是肯定的。 

危險因素早知道
    世界各地對於早產的定義並不完全一致,雖然都將早產的上限設置為妊娠不滿37周,但是對於下限的設置與各國新生兒治療的水準有關。一些發達國家將下限時間定義為妊娠24周或20周,而中國大陸目前將早產定義為發生在妊娠28~37周的分娩,娩出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但是隨著醫療水準不斷進步,對於26周以後的極早產兒的救治能力也有明顯提高。
    早產分為自發性早產和治療性早產。當前,其發生的原因大多不明,但許多因素與早產風險增加有關。
    早產的高危因素包括:寶媽既往有早產史或者大月份的流產史,尤其是在最近的一次妊娠或多次妊娠中;雙胞胎、三胞胎等多胎妊娠;子宮頸短或者子宮頸曾經有過手術治療史;子宮畸形或胎盤問題;抽煙或使用違禁藥物;感染,尤其是絨毛膜羊膜囊感染、下生殖道感染;寶媽併發有自身的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羊水過多;懷孕早期出血史的孕婦更易發生早產胎膜早破、更容易導致34周前早產;兩次懷孕之間的間隔時間太短,少於12個月或超過59個月;寶媽的年齡在17歲以下或大於35歲等。

2 個方法可預測
   預防早產需做好以下事項:規範的產前檢查可以讓醫生及時瞭解母體的健康狀況和寶寶的健康狀況。如果寶媽有早產史、出現早產體徵或症狀,則在懷孕期間可能需要增加監測的頻率。良好的妊娠結局通常與健康的營養有關。注意均衡飲食,戒煙戒酒。合理計畫再次妊娠,兩次妊娠間隔控制在
18~23個月,早產風險相對較低。如果您打算使用輔助生育技術進行妊娠,請理性對待,多次懷孕或多胎妊娠會帶來更高的早產風險。積極治療寶媽的基礎性疾病及妊娠併發症。

除了做好早產的預防,還可以通過孕期對早產的預測,進一步降低早產的風險。當前可以通過以下2個方法對早產進行預測:
1. 胎兒纖連蛋白
    對於有宮縮並伴輕度子宮頸擴張和消退的女性,子宮頸陰道胎兒纖連蛋白,可作為一個有用的生物標誌物來預測7~14天內的早產。
2. 經陰道超聲宮頸長度測定
    24周前如子宮頸長度小於25毫米或者子宮頸內口漏斗形成伴有子宮頸的縮短,提示早產的風險大。

分享貼文

中國醫藥導報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AM08:30-PM18:00
聯絡電話
02-25676228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1號5樓之1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