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娃 太早太晚都不好

內容授權單位:中國醫藥導報

/鄒世恩(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主任醫師)
   生個健康寶寶,是大多數家庭的期盼。不過懷孕生子也沒那麼容易,首先得兩人都有生育意願,時機也成熟,身體健康,才有機會。但是,還有很多現實的問題需要面對。比如說,女性生孩子,是早點好還是晚點好?

生娃  太早太都不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類,孕婦可以分3種。10歲~19歲:青少年妊娠;20歲~34歲:適齡妊娠;35歲:高齡妊娠(42歲,絕對高齡;50歲,極高齡)。其中,從醫學角度來說,最佳生育年齡是20歲~34歲。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年齡就不能生育,只是出現問題的概率會高一點。也不是說,20歲~34歲生育就萬無一失,只是更安全一點。
    很多人以為,越早生育越好,其實不然。已經有研究證實,20歲之前生育,寶寶和孕媽媽出現問題的概率會明顯增高,更容易早產、合併子癇前期、子癇、貧血、軟產道裂傷等。因為她們的生殖系統還未發育成熟,加上心理也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一旦意外懷孕往往會對心理和生理產生雙重折磨。而35歲以上懷孕,稱為高齡妊娠。總體來說,孕媽媽和寶寶冒的風險更大一些。
    首先,年齡是染色體和基因天然的破壞者。高齡會增加寶寶染色體異常、基因相關疾病發生率,還會增加先天性畸形的風險,如心臟畸形、尿道下裂、男胎生殖缺陷、顱縫早閉等。而且,孕媽媽年齡越大,這些風險越高。
    其次,高齡孕婦容易發生自然流產。丹麥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30歲自發性流產的風險為12%,>35歲為25%,>45歲風險為90%。其主要原因可能就是染色體異常。同時,高齡產婦也較容易發生早產、死胎或新生兒出生體重過輕。
    第三,與年輕女性相比,高齡孕婦更容易出現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前置胎盤、剖宮產等問題。嚴重的話,甚至引起死亡。

高齡備孕  要打有準備之戰   

高齡女性備孕,建議做一些必要的孕前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重要臟器的功能評估,包括心臟、肝腎等,可以做心電圖、心臟彩超、肝膽腎等彩超,抽血查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等。
    與懷孕直接相關的器官功能,子宮、卵巢和乳腺等,可以查陰道彩超、子宮頸液基細胞學(TCT)檢查,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查,以及性激素六項檢查。
    如果有子宮外孕病史、子宮內膜異位症,比如巧克力囊腫,比較嚴重的盆腔炎史等,建議做輸卵管造影,以瞭解輸卵管是否通暢。
    如果有多次人工流產刮宮史、盆腔結核病史,且有月經量明顯減少者,建議備孕前做宮腔鏡檢查。
    常見的傳染病檢測,建議男女都要查,例如肝炎、愛滋病病毒(HIV)、梅毒、淋球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
    女性備孕,除了要做上述檢查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提前3 個月補充葉酸。有貧血者,還要補鐵劑。多數人還需要適量補鈣。戒掉不良生活習慣,比如抽煙、喝酒、熬夜、久坐不運動等。
    保持規律的中等量運動,每週運動4天~5天,每天半個小時以上。快走、跑步、游泳、打球、跳舞等都合適。日常飲食也應該做一些調整。減少食用高熱量、高脂肪食物,適當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優質蛋白,比如雞蛋等。

分享貼文

中國醫藥導報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AM08:30-PM18:00
聯絡電話
02-25676228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51號5樓之1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

傳真 02-256824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