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又稱肉靈芝。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有肉靈芝,可食用、入藥,奉為「本經上品」,功效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自2015 年至今2019 年來,大陸四川、南京、河北、北京等地「挖」出、「撈」出、「釣」出不少太歲,引起大眾關注。現請北京泛大毅中醫研究院副院長蔡志一博士為我們解說如下。
肉靈芝太歲起源
在《山海經》中可查詢到太歲的資料,提到太歲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在堯舜禹時期也曾把它當作似肉-看起來像是肉的一種生物,堯舜禹都活超過100歲,從資料中來看也是吃了肉靈芝後就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所以由此可知道太歲至少有2~3千年的歷史了。
太歲發展過程中有那些重大突破?
目前從太歲本身歷史記錄來看,發展非常有限。因為太歲不是植物、不是動物、也不是菌類,是我們所說的「第四類的生物」,在要定義它時就出現了一些標準上的問題。因為在很多地方、衛生當局在做太歲的產品規範時,發現以前沒有這個品項。所以雖然這麼多年來很有人用了太歲有效外,在作科學檢測標準上總是出了很多問題。
所以目前要把太歲作成標準性用藥還有一段距離,可是民間、官方已經對太歲抗菌、抗病毒,提昇人體免疫力的能力非常有興趣了。甚至有很多收藏家、類似考古學家、藥類研究專家們都一直在努力推廣或研究上也發現很大的進展。尤其在對老年人的功效上面,例如延緩老化、抗衰老,尤其是免疫力提昇。因年紀大的人容易罹患腫瘤或癌症,而太歲可以提昇免疫力,提昇戰勝能力。像古籍說太歲可助人長生不老,就表示說吃了太歲可回春,因它有很強的生命力,我們吃了後細胞會活化。
另外這些年來研究單位經重覆實驗,發現太歲不只是可用在藥物面,在一般的產品上面,還有一個滿特別的功效,就是太歲還可以防腐。所以在健康食品、藥品,或是一般物品保存上來講,太歲還有如此強的能力。
太歲的特性與治療疾病的關連性
我們人會生病90%以上來自於免疫力的功能失調的關係。以中醫來講,免疫是來自第11 條經脈-三焦經和第12條經脈-心包經。很多人以為心包經就是心臟的包絡,事實上不是的。心胞主我們內分泌的部份,三焦主淋巴系統,那淋巴、內分泌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
太歲最強的功能就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要提高人體免疫力需要具備幾個條件,第一說太歲的食物,它是會吃細菌、病毒的,如霉菌、孢子它都會吃。所以當人體有這個問題時,太歲可以去協助人體活化細胞;細胞活化了,就會青春不老、抗老、長壽、長生不老。第二個,我們知道人會長腫瘤、得癌症,都是因人體經脈本體的結構跟血液循環系統有關。經脈本身是一個系統,當人們可能因為壓力、受傷或營養缺乏時,會造成經脈的阻塞或不通順,會失去五行的均衡帶,也會讓免疫的陰陽平衡失去調和。所以我們人要健康的話就是要免疫的陰陽平衡和五行的均衡,那太歲因為有這麼強的活性,會激活我們老舊或受損細胞,尤其是它會活血化瘀。以中醫的角度看,活血化瘀事實上就是非常強的藥。
現今醫療界如何運用太歲的天然特性治病
WHO 世界衛生組織從2018年9月開始推廣傳統醫學要進入到主流醫學裡,當然主流醫學必須要用科學驗證。目前中醫幾千年來經驗值跟目前西醫學有些地方有點衝突,這是我們要努力的部份。
太歲的特點很有趣,第一個特點就是可防腐,東西若泡在太歲汁液中不會腐爛。可在防腐技術上有很大突破。當然不一定用太歲,因現在可做化學防腐。第二可用在人體,因太歲DNA再生能力很強(切開後會再生),人體某器官受傷後細胞活化可用太歲做對等的修復。所以在生物科技上有前瞻性的發展。這是較高層方面的。另外太歲也可做為一般民間平常使用的健康產品。太歲因顏色不同分為不同等級,最好的等級是白色的。太歲沒有細胞結構,剖開後是透明、透光的,非常有趣。就是因為這麼神奇,所以有人說在中華習俗有安太歲習慣,吃太歲就是安了太歲。
另外對於在單味上使用,可能要進一步去研究。對於生病後或手術後的人,太歲完全不輸千年人參,可又比千年人參安全。因有人吃了千年人參會藥力太強,但太歲卻不會。所以除了可以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有些疾病是可以用太歲治療的。譬如在古籍內可查詢到使用太歲的女性可以容貌不衰老。例如在「中華醫藥網」上說的孫思邈,聽說他在90幾歲入朝當了唐玄宗10年的太醫;他剛入宮時看起來像25歲,我直接懷疑他是否有使用類似太歲這類的保養品。因為多年後,明朝李時珍寫了《本草綱目》後,也非常大力推崇太歲。孫思邈寫了《千金藥方》、《千金一方》,可能給一般人的用藥比較好找,但我相信因為他周遊列國,應該有採到、看到很多太歲的東西,可能部份使用入藥給王室貴族等級的人用,一般民眾可能沒法擁有;我們目前所看到一些中藥的方子並沒有太歲,只看到李時珍有講到太歲,可是藥引上很少說用太歲跟別的東西搭配在一起,因為搭在一起的其他藥物可能都被太歲吃掉了,因為太歲本身有很強的吸收能力會吃掉他物。甚至民間說法-
太歲放在家中都可以避邪,我也是滿認同這個觀點的。
在過去的歷史經驗裡太歲是非常成功的,但在醫學上研究所發表有相關的部份還是偏少。可是我個人是認為說太歲在未來應該是非常搶手的一個藥品或食品,甚至是用品。是否我們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去培育它,讓它可以生長更多;我們非常期待太歲未來有拓展的能力,因為太歲既然有這麼強的療效或是促進健康的效果,基本上我們應該多多去推展。
太歲在臨床上具體的療效
依我中醫的角度來看,具體療效一般是在講古法針灸、湯藥(除了藥還有食療)。一般來講,我們吃了太歲後第一可會延年益壽、長生不老,這不用作臨床就知道了。另一個現代研究發現太歲對癌症和腫瘤有很強的療效,尤其是抗腫瘤,吃了太歲後較不容易得癌症。因太歲會活血化瘀,一般活血化瘀的中藥通常會有毒性,可是太歲卻沒有毒,所以是個非常好的東西。而且太歲泡水就可以喝了,當然烹煮也可以吃,只是說目前需要以現代科技去做的話,必須達到標準化。
太歲要取得來入藥是不容易的。目前的實證研究全部都是在研究單位做的。有很多的腫瘤病人使用了太歲後抑制腫瘤的生長,甚至讓腫瘤消失了。古代說吃了會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堯、舜、禹也都活了100 歲以上。以現代人來講平均壽命,男性70~80歲、女性80 ~90歲,跟j古人說「度百歲乃虛」還是有差距的。目前實證研究還沒有證實說有服用太歲已經超過100 歲的人,目前是沒有的。所以現在的實證研究只在對於腫瘤的消除或是說細胞的再生或是罕見疾病上面有一些臨床研究和論文,可是對於吃了後會長生不老、度百歲乃虛(其實度百歲乃虛可能是生病死的還是一覺不醒這都必須是要再探究的),還有很多是值得我們進一步去發展,需我們多多去支持的。
那些國家看好太歲在醫療上可發揮的潛力
有華人的國家是一定看好太歲的。其他國家因不太懂,就算翻譯成他國語言文字,他們還是不太懂。目前東方國家,例如秦始皇在位時就派徐福帶了三千的童男童女去到日本,事實上就是要找肉靈芝太歲,以求長生不老;所以有故事說秦始皇其實沒死,也可能吃了肉靈芝,且陵墓至今還沒有打開過。另外韓國有高麗人參,可是相信在一些文獻中是有肉靈芝的。還有較南方的國家像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寮國等地方比較潮溼,太歲的顏色比較不一樣。只要有肉靈芝的國家應該都是會發展的,像東協十國,比較小、比較離海的像新加坡的發展可能就是代工了。
以台灣來講,因為台灣是三個版塊聚合的地方,能量其實很強,我相信也會有肉靈芝。為什麼呢?因為台灣有很多的神木,有非常強能量的東西,所以肉靈芝在台灣發展應該也是會很好。中國大陸更不用講了,已有這麼多地方出現不同的肉靈芝。只是大家要注意的部份是既然太歲講的這麼好,一定有一些是假的或是魚目混珠,也是我們未來要特別注意防範的。當然這些國家的發展我覺得是會指日可待、大放光芒的。
目前太歲在市場上的推廣情況
就我所知太歲應該是還沒有大量生產及推廣。太歲生長的非常慢,發現的人可能會認為它是很特別的菇,例如較落後的原住民可能認為像肉的菇類就把它吃掉了,他不會認為它是藥。只有在有數千年來的中醫基礎的國家,比較有可能會發展如在台灣或是在華人世界。當然現在各產品全球化快,目前沒有普及反而是個非常大的機會。所以以太歲未來的發展來講,我們應該不管是運用在藥品上或是平常的食品上或是在商業上都可以大力去推廣的。
太歲長期發展待解的難題 如何克服
其實剛前面的互動裡也有講到,我們現在都是用西醫科學的方式去檢測去定這個標準,所以未來我們要努力的除了臨床的實證上面還有或是說跟我們已經有的中藥的方式去配合去結合,當然也可以跟西藥的藥來結合、配合,可能在跟我們給病人使用的一個順序,說實在的「太歲」這麼強的話,是會擋人財路的。這在藥用的倫理上面有些時候是要去做個妥協,可是在太歲部份來講,可能近期裡還是會用在比較高端的用途上,當然普及化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如果可以培育更多的太歲,我相信它會普及化。可是太歲的生長期比較長,而且也無法講它的生長期,使用的標準上:什麼樣的人用多少量,事實上目前是沒有標準的。所以西醫總說,我們中醫、中藥都是經驗醫學,很少可以科學去證實;事實上,西藥會寫用藥有多少的副作用—因西藥有正作用也有副作用。
目前太歲被講的太完美,太完美其實是個問題。因為它無毒又完美,但用時如出差錯怎麼辦?所以我們也要去考量在醫療道德、倫理上這些角度。
所以太歲未來的發展一定是要多元位、多方位推廣,而不是說只要實證研究、藥性而已,還有它培育、未來使用的標準-我們是要在它中藥的領域呢?還是食品的領域?還是西藥的領域或是其他的領域發展?應該要訂一個未來的規範,好好來展太歲,這樣才不會讓太歲留於空談,或只是一些歷史經驗值老是說我們遵循古法用,可是如果你要讓它全球化就必須要照科學的方式來作驗證,這也是我們必須要面臨的一些挑戰。也希望未來可以更大量的培育,去造福更多的民眾。